学术杂谈

西周王室玉之重器大发现

当代收藏的深远意义究竟是什么,现在,可能没有几个人能给出明确答案。能给出明确答案的可能唯孟楫之辈。因为孟楫之辈一酷爱中国传统文化,二酷爱收藏,三具有学者一样的文化功底和战略家一样的 目光。所以,孟楫才会说,当代收藏的伟大意义一定会彪炳千秋,照耀万代。它以过去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收藏大发现,把中国的历史向前拓展了几千年,把中国的文明史拓深了几千年,把中国的艺术史物化了几千年。这其中,最大最光辉灿烂的发现莫过于红山玉器和良渚玉器,再下来,就是西周王室玉器中重器的发现了。前者的发现,几乎家喻户晓,而后者的发现,目前尚是鲜为人知。故此,孟楫就有责任在网上奔走呼叫了---为西周王室玉器中重器的发现呼号,叫好,呐喊,助威!                                     查中国艺术史,没有人不为西周的青铜器而折服,它气势恢宏,器型壮美,尤其那满刻的铭文,把艺术和历史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成为人类文明史上最光彩夺目的一页。在西周青铜器面前,许多人都是叹为观止,或望洋兴叹(老外),但除此之外,谁还能萌发新的大胆的想法呢?比如,这就是中国古代最顶级的艺术品了吗?在中国古代还有没有比青铜器更为珍贵更为精美的艺术品?萌发这种想法的人一定不少,但是,证明这种想法的人就少之又少了,少到可能就是一个人!一个收藏家!一个有历史责任感的中国人!那么,在中国古代,又有什么艺术品能够超过青铜器呢?
       从古文献上看,在中国古代超过青铜器的艺术品或者说珍宝只有一种,那就是玉器!在中国古代的典籍里,玉器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这从每一本史前典籍里都可以得到验证。首先看一下西周的官方文件汇编《周礼》中关于玉器的史料吧。
     《 周礼》是记录西周王朝典章制度的一部书,书中记载,在周王朝的中央机构中有个机构叫“玉府”,人员编制多达78人。职能是“玉府掌王之金玉,玩好,兵器。凡良货贿之藏,共王之服玉、佩玉、珠玉。王齐,则共食玉,大丧,共含玉。”“若合诸侯,则共珠、槃、玉敦。”由此可见,周王朝的“玉府”就是管理国家用玉的机构。
       《周礼》还记载:“及祀之日,赞玉币爵之事。祀大神示,亦如之。享先王,亦如之。赞玉几,玉爵。大朝觐会同,赞玉币,玉献,玉几,玉爵。大丧,赞赠玉,含玉。”由此可见,玉器是周朝大型国务活动的必需品。
        《周礼-大宗伯》记载:“以玉作六瑞,以等邦国:王执镇圭,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子执谷璧,男执蒲璧。”又“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
         《周礼》还记载:“天府掌祖庙之守藏,与其禁令,凡国之玉镇,大宝器藏焉。”“典瑞掌玉瑞、玉器之藏,辩其名物,与其用事。------”这几句话很重要,玉器不但有人专管,而且要懂得什么是圭,什么是璧,什么事用,什么人拿。这段文字中出现的“玉镇”“玉瑞”“玉器”是有区别的,它们具体何指,是无人知晓的。
          从《周礼》中,不难看出周王朝对于玉器的重视了。王室重视,民间呢?那么,就再看看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集《诗经》中关于玉器的记述吧。
          《君子偕老》唱到:“玭兮玭兮,其之翟也。”“玉之瑱也,象之揥也。”
          《卫风》咏到:“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这首诗非常值得重视,它把西周时人们对于有模有样有范儿的君子用“如金如锡,如圭如璧“来比喻。在这里,青铜器和玉器都是比喻君子的美器。接下来,比喻君子更多的是玉器。
          《女曰鸡鸣》吟到:“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知子之顺之,杂佩以问之。知之之好之,杂佩以报之。”
          《有女同车》写到:“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将翱将翔,佩玉琼琚。”“将翱将翔,佩玉将将。”
          《小戎》歌到:“言念君子,温其如玉。”
          《鹤鸣》有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白驹》有云:“生刍一束,其人如玉。”
          《瞻彼》有云:“君子至止,鞸琫有珌。”
          《公刘》有云:“陟则在巘,复降在原。何以舟之,维玉及瑶,鞞琫容刀。“ 
          《云汉》有叹:”圭璧既卒,宁莫我听?“
          《崧高》有咏:”锡尔介圭,以作尔宝。“那时,玉器同青铜器一样,是可以作为宝物珍藏的。
          《卫风》有唱:“淇水在右,泉源在左。巧笑之磋,佩玉之傩。”又”佩玉将将,寿考不忘。“
          《秦风》有歌:”我送舅氏,悠悠我思。何以赠之,琼瑰玉佩。“
          《郑风》有吟:”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诗经》的记述,让我们看到了玉器在周朝民间的崇高地位。
           看完了《周礼》和《诗经》中关于玉器的记载,人们就了解了西周时期玉器在当时社会生活中的崇高地位。如果有人还是觉得缺了点什么,比如具体的人和事的话,那么,就只有再看看神话一般的《穆天子传》了。
          长期以来,《穆天子传》都被人当作一部上古神话小说,最近,它被学者证实,它是一部由西周史官撰写的周朝穆天子的“西游记”,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对于收藏界来说,它的价值莫过于记载了西周玉器的来源和珍贵。《穆天子传》记载:
              “天子燕然之山,劳用束帛加璧。”
              “ 天子命吉日戊午,天子大服冕禕,黻带,夹佩,奉璧,南面立于寒下。”
             “巳未,天子大朝于黄之山,乃披图视典,用观天子之瑶器,曰:天子之瑶,玉果,璇珠,烛银,黄金之膏。”
             “天子授河宗璧,西向沉璧于河,再拜稽首。‘祭祀河神用玉璧沉到河里。
             ”天子嘉之,赐以左佩玉华也。“嘉奖用玉佩。
             ”诏以金刀之刑,贿用周室之璧。“邦国之间赠送礼品用玉璧。
             ”奉x璧臣长季绰于春山之虱,妻以元女,诏以玉石之刑,以为周室主。“
             ”唯天下之良山也,宝玉之所在,嘉谷生之,草木硕美。“
             ”曰:赤乌氏,美人之地也,宝玉之所在也。“
             ”天子于是取玉三乘,玉器服物,于是载玉万只。天子四日休群玉之山,乃命刑侯待攻玉者。“西周玉器来源是昆仑山脉。周天子在玉石产地呆了四天,还专门设宴招待了制作玉器 人。
             ”天子以其邦之攻玉石也,不受其牢。“
             ”吉日甲子,天子宾于西王母。乃执白圭玄璧以见西王母,好献锦组百纯,x组三百纯,西王母再拜受之。“
             ------
        《穆天子传》中的玉器文字多达四五十处,记录了玉器的名称、色彩、用途、数量等,有学者认为这部书就是一部周天子寻玉拜玉求玉的书。
           从《周礼》到《诗经》,再到《穆天子传》,可以说把周朝的玉器文化都表述尽了,概括起来就是:周朝的玉器文化极为尊贵、高尚、发达和普及。由文献记载再到逻辑推理,西周的玉器就应该有比青铜器更为珍贵的制作和实物,可是,经过科学考古发掘出土的玉器,却差强人意,离古籍甚远。
           迄今为止,全国周代墓葬发掘出土玉器的有宝鸡强国墓地、浚县辛村墓地、平顶山应县墓地、三门峡虢国墓地、曲沃北赵晋侯墓地、北京房山燕国墓地、韩城芮国墓地等。出土的玉器品种是玉刀、玉戚、玉琮、玉璧、玉璜、玉琥、玉圭、玉面罩、玉组佩、玉动物(牛、羊、猪、兔、鸟、虎、鹿、龟、蝉、蚕、鱼、螳螂)、玉凤、玉龙等。最具时代特色的是人与龙合体的板雕(用玉板雕刻的玉器,与圆雕略异)。在以上周代玉器中,不乏精品、神品,但缺乏重器,国之重器,像青铜器鼎敦壶尊一样的重器。从逻辑学上讲,西周玉器文化的精深与以上西周玉器的单薄是不相符的,是矛盾的。没有西周玉器重器的出现,西周的玉器文化及西周的礼仪文化西周的传统文化都要打折扣---这是一个重大的别无选择的历史的考验---拷问与佐证!
         《穆天子传》除了记载了大量的玉器史实外,它还记载了另一个十分有价值的历史信息,就是周天子的祭祀用器。具体文字是:”佐者哭,且彻馈,乃壶鼎俎豆。“”天子x宾之命終?哀礼。于是殇祀而哭。---乃陈腥俎十二,干豆九十,鼎、敦、壶、尊四十器。“遗憾的是,没有说明这些祭祀用器是什么材质,是铜质的,还是玉质的,或是漆质的?或是铜质的,玉质的,漆质的,都有。因为,一次使用142件祭器,规模是宏大的,数量是众多的。西周难道真的拥有像青铜器一样的玉器吗?
          欣喜的是,在收藏盛世(不是盛世收藏)的今天,西周的王室玉器重器出现了,出现在民间收藏家的网站里,在这个网站里,人们可以看到西周玉器的重器——西周青灰玉神面纹罍、西周白玉神面纹连体瓮杯、西周青玉饕餮纹龙耳簋、西周白玉虎座凤钮扁壶、西周白玉勾连纹立虎等,这些玉器毫无疑问的就是西周王室用的祭器、礼器和玩器。这些玉器都是用大块的和田籽料雕刻出来的,器型规整,体量宏大,做工精湛,沁色斑斓,实为难得一见的国之重宝。尤其西周虎座凤钮扁壶,上面刻有14个铭文,明确指明此壶为西周的祭祀用宝器,其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又岂是一个大发现了结!
        诸君欲睹西周玉器重器,敬请访问”漆沮天子珍宝馆“,百度摆渡一下,就可以一饱眼福!
郑重声明:一、本馆的全部藏品,均是馆主在深圳、西安、北京等古玩店或地摊用现金购买,来源途径光明磊落,任何胡诌或玷污,给本馆造成各种损失的,将承担法律责任。
二、本馆的所有藏品及文章均享有知识产权保护。文章允许署名(漆沮馆)或(孟楫)网络转载,不允许结集出版;
藏品及藏品图像不允许仿制和转载。如有侵权,本馆主享有维权的责任和权力。您是第619697 位访问者 陕ICP备110136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