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杂谈

高古玉收藏的不解困境

收藏古玉,研究古玉,就会发现一个带有“宿命”、“悲情”的现象,即古玉收藏绝对是曲高和寡、难上加难、无人赏识、,酷似唐僧西天取经,不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就无法取得真经,获得认可或成功。奇怪的是,高古玉收藏的困境,在其他任何艺术品收藏里都没有,是不解的,笔者把此现象称之为“卞和现象”,因为卞和现象可以很好地表现高古玉收藏的这个困境。

         先秦的《韩非子-和氏》详细地记叙了“卞和现象”:“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泪尽而及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继《韩非子》之后,《史记》《汉书》也都有和氏璧的记述。

         韩非子的“和氏”故事,不仅具有历史价值,更具有文化价值和哲学价值。“和氏”故事之后,它就成为了“和氏现象”,它告诉人们诸多哲理:璞玉是不会轻易被人们认知的,即使专门从事玉器制作的玉人也不认知,说真话的人会被砍掉双腿,璞玉会被当做石头,“贞士”会被当做骗子,要成功就要锲而不舍、不怕牺牲,“相玉”不如“理玉”等等。

         在卞和故事之前,中国就有了无数的玉故事或玉传奇,但都没有卞和故事的悲剧色彩或困境。自此以后,古玉收藏就像中了魔法似的,祸福相依,此消彼长,没完没了。和氏璧价值连城的故事,惊心动魄;秦始皇传国玺的故事,云谲波诡,时间跨度越千年。至和氏璧变成秦朝的传国玺以后,再没有出现过号称是和氏璧的玉璧了,但号称是秦国的传国玺的玉玺却接二连三、屡屡出现。毫无疑义,其中只有一枚是真的,或全是假的。宋代,曾收藏秦传国玺4枚,分别刻着“受命于天 既寿永昌”或“受天之命 皇帝寿昌”两种文字,谁能断定哪一个真哪一个假呢?

        往事越千年,到了清代,收藏古玉的人士渐多,对古玉收藏的反思也见深见远。一位叫谢坤的古玉鉴赏家,在古玉的沁色面前,感慨万分地说:“水银沁者,由内而外,其色纯懦,一灰而光艳见矣。非有大知识者不能知。”“非玉不辩,玉不屑与之辩也。玉之含辉弢蕴,以待大知识者,虽不辩而辩矣。”典型的宿命论和英雄观!清光绪时,一位古玉收藏家感慨,“世人只知玉之可贵,而不知古玉之尤为可贵也。”则是典型的悲观主义论者。玉痴皇帝乾隆,写了六七百首咏玉器的诗,他对于古玉的收藏,则完全是一个鉴赏家的情怀,但也不乏困惑。在《咏白玉如意》诗里,他说:“底藉公孙辩,还嗤惠子鸣。”他的注意力是玉器的文化内涵。在《咏白玉云龙如意》诗里,乾隆说:“和田之玉长逾尺,曲首琢作如意式。何不为圭或为璧,薄古趋今人情适。司教化源抑谁责,弗言则已言则恧。”世人薄古趋今,完全不顾皇帝的面子,乾隆说起来也感到惭愧。这是大清玉痴皇帝的困惑!

         当代,古玉收藏流行着这么一句话:高古玉卖不过明清玉,明清玉卖不过籽料玉。比之清代,世人更俗了,更没文化了,更困惑了。但高古玉的收藏,却在极少的一部分人中方兴未艾,光芒四射,照亮了整个收藏界。不可否认的是,一些出名的京沪高古玉收藏 家,其藏品中罕见高古玉的精品,却不乏鱼目混珠的赝品。

         知道了高古玉收藏的困境,千年不解的困境,我们是不是可以原谅周南泉先生的打眼了呢?正如清人谢坤所言,高古玉收藏,一定要大知识者,而这大知识,不是先天就有的,也不是课堂上讲授的,也不是博物馆里看到的,而是兼而有之、在实践中学习到的。没有高古玉收藏的实践,大量的实践,长时间的实践,就不会具有大知识,也就不会成为高古玉收藏家。反之,成为了高古玉收藏家,也就成为了学问家。这也是逆境成才的道理。

郑重声明:一、本馆的全部藏品,均是馆主在深圳、西安、北京等古玩店或地摊用现金购买,来源途径光明磊落,任何胡诌或玷污,给本馆造成各种损失的,将承担法律责任。
二、本馆的所有藏品及文章均享有知识产权保护。文章允许署名(漆沮馆)或(孟楫)网络转载,不允许结集出版;
藏品及藏品图像不允许仿制和转载。如有侵权,本馆主享有维权的责任和权力。您是第619104 位访问者 陕ICP备110136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