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青花论文

青花瓷是宋朝人审美取向的结晶

瓷器是中国的伟大发明,青花瓷是中国瓷器的半壁江山。但是,中国对于青花瓷的研究却十分落后,不是拾洋人牙慧,就是想当然自以为是。所以,中国目前的青花瓷理论既苍白又孱弱,所谓青花瓷是多民族文化结合的产物就是其中的一个奇谈怪论。笔者认为,中国青花瓷的出现与中国其它色釉瓷器的出现的原因是完全相同的,它都根植于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力,根植于中国人民的无穷智慧,根植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市场需求。它不会一出生就是大姑娘,也不会因官方认为的“俗甚”而夭折。笔者在景德镇元青花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中曾提出《南宋是青花瓷的重要发展时期》,三年后,又认为南宋是中国青花瓷的成熟期,并考证出南宋时期的青花罐。近几年,通过对大量宋代文献的阅读,使笔者进一步认识到非南宋出现青花瓷不可,青花瓷是有宋一朝审美取向的必然选择。下面,就是笔者考证的依据。
读宋人笔记和小说,你只要留心一下,就会发现大量的“雕青”现象,即使用靛和针刺在人体上进行纹身。《东京梦华录》云:“烟中有士人皆披发文身,着青纱短后之衣,锦绣围肚看带。”《皇畿赋》云:金明池水戏中”文身之卒且多,类虬龙而似蛟蜃。“《夷坚志》云:”朱三臂股胸背皆刺文绣“,每年郡民迎神,他都捋袖揎臂走在队伍前头。《梦梁录》云:”立起青云百尺盘,文身骁勇上鸡竿。嵩呼争得金幡下,万姓均欢仰面看。“《武林旧事》云:”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事物纪原》云:”今世俗皆文身,作鱼龙、飞仙鬼神等像。或为花卉、文字。“宋代诗人陈藻诗云:”日夜滩声急,相忘不闹人。儿孙犹弃水,农圃各文身。“方回说:”井市人喜文身,称为刺绣。“其实,不仅仅是市井人喜文身,宫廷人也喜欢文身。《宣和遗事》云:”人呼李邦彦做浪子宰相。一日侍宴,----则裸其衣,宣示文身“。《挥塵录》云:”睿思殿应侍李质’少不检,文其身‘,宋徽宗赐其号为锦体谪仙。“以上的记载说明,在宋朝,文身受到了朝野的一致欢迎。
如果有人觉得以上的文身事例并不能证明文身是否受欢迎的话,笔者还有例证。《夷坚志》云:”永康军有倡女,谒灵显王庙。见门外马卒颀然而长,容状伟硕,两股文绣飞动,谛观慕之,眷恋不能去。“一个女演员,见到一个文身的高大男子,又羡慕,又眷恋,竟然不走了!如果有人对此还是提出异议,认为此女看上的是人,而不是文身的话,笔者就只好使出杀手锏了。《水浒传》第八十一回云:”数杯之后,李师师笑道:闻知哥哥好身纹绣,愿求一观如何?“燕青推辞,李师师”三回五次,定要讨看。燕青只的脱膊下来。李师师看了,十分大喜,把尖尖玉手,便摸他身上。“这可是真真的喜欢文绣了吧。
《水浒传》中除了李师师外,108将中喜欢雕青的更是大有人在:九纹龙史进,花和尚鲁智深,浪子燕青,杨雄,阮小五都是。即使隐藏在幕后的说话人或者作者,也都免不了对于雕青的青睐。如形容燕青的文身是”却似玉亭柱上铺着软翠“,用玉和翠的组合去赞美雕青,可以说是高的不能再高了。当燕青打擂,在台上脱膊以后,”则见庙里的看官,如搅海翻江相似,迭头价喝采。众人都呆了。任原看了他这花绣急健身材,心里倒有五分怯他。“花绣能引发搅海翻江的喝彩,倒罢了。还能威慑敌手,是不是作者也钟情其中,不能自已。
说青花瓷,扯这么多的雕青有什么意义呢?意义就是深入宋人人心的雕青艺术,也必然影响到其他领域、其它产品、其它装饰。《东京梦华录》透露:”又有小儿子,白虔布衫,青花手巾,挟白磁缸子,卖辣菜。“还透露:”更有街坊妇人,腰系青花布手巾,绾危髻,为酒客还汤斟酒。“在首都酒店,不管是服务生,还是街坊妇,都使用青花手巾!雕青、青花手巾都在青字上做了文章。那么,中国的瓷器呢?难道会无动于衷吗?
说中国的青花瓷,必然要说青花瓷的产地。就笔者掌握的情况看,宋代可能最早生产青花瓷的地方是磁州、吉州、饶州。奇怪的是,这三州的雕青故事竟然都有记载!康王赵构路过磁州时,见到百条好汉”执兵文身,青纱为衣“欢迎他。上文记载的文身人朱三,就是饶州人。宋人笔记《事物纪原》记载:南宋时,吉州太和居民谢六,"举身雕青“,名闻天下,自称青狮子。既然著名的陶瓷产地都流行雕青,难道陶瓷工人还能错失这个商机吗?不能!青花瓷由此诞生了,成熟了。它不仅是白色与青色的搭配,而且,它的颜色搭配比人体与青色、白布与青色更分明,更醒目,更美丽!于是,青花瓷开始进入市场,首先开始进入到富豪大户之家。伟大的《水浒传》及时扑捉到了这一点,并把它记录在第三十二回,名称是”青花瓮“,归属于孔太公孔明孔亮家,用途是贮酒器。朝代是南宋。时间是公元1150年至1250年。前两年,菏泽闹市中沉船上出土的青花瓷实际就是南宋时期青花瓷的实物证明。遗憾的是愚蠢的专家把它无理地定为元青花了。
郑重声明:一、本馆的全部藏品,均是馆主在深圳、西安、北京等古玩店或地摊用现金购买,来源途径光明磊落,任何胡诌或玷污,给本馆造成各种损失的,将承担法律责任。
二、本馆的所有藏品及文章均享有知识产权保护。文章允许署名(漆沮馆)或(孟楫)网络转载,不允许结集出版;
藏品及藏品图像不允许仿制和转载。如有侵权,本馆主享有维权的责任和权力。您是第619138 位访问者 陕ICP备110136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