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杂谈

宋朝珍藏的十大传奇古玉(上篇)

每一件高古玉留存于世,都是一个传奇。宋朝宫廷珍藏的传奇古玉,更是把这个传奇演绎的淋漓尽致。透过这个传奇,我们的视野更宽了,我们的审美更深了,我们的认知更高了。下面,就请欣赏宋朝古籍《古玉图谱》为我们记录的十大传奇古玉。

                  第一件     大禹治水玄圭      千年几度沉浮  

           宋朝至和年间,即1054与1055年间,济河水干涸了,河床里露出了一块黑呜呜的东西,惊动了岸上的贩夫走卒。大胆的就带着好奇心走了过去,走了没几步,双脚就陷在泥里,难以自拔。聪明的找来一条小船,用缆绳牵引着,靠近了黑呜呜的东西,发现是两只青铜鼎。发现人丝毫不敢怠慢,立马报告到县衙。县长更是喜惧交加,迅速组织 起一支发掘队伍,挑灯夜战,夜以继日,连续三天,才把两只铜鼎弄到县衙。一番清理,只见铜鼎上的绿锈青翠如锦,鼎腹上刻着难以辨认的文字;一称,每个铜鼎都有一百多斤。神奇的是每只鼎里都放着一具玉圭,玉圭呈青黑色,上面也刻着字,字形竟然和鼎上的字一样。

           此时此刻,县长的惧怕已经无影无踪了,浑身上下都浸泡在喜悦中。在他的辖区,在他的手里,发掘到了两只大鼎两具玉圭,这可真是天大的福气地大的祥瑞了,送到皇帝手里,不官升三级,也起码官升两级。

           在一个黄道吉日,济河出水的铜鼎和玉圭被送到了宋仁宗赵祯面前,赵祯皇帝顾不得赏赐县长,就围着铜鼎拿着玉圭要群臣们一一解答他所有的问题。一天下来,赵祯皇帝满意了:两只玉圭,都长一尺二寸,宽二寸七分,玉色甘青,沁色璊斑,一面刻着河流一样的图形,一面刻着“禹王治水玄圭  大唐开元御府藏”十四个篆书字。大臣讲,按《开山图》说,大禹受命治水的时候,曾得到一件玄玉圭,圭上有文字,注明了九州地势的高低,指点大禹因势利导、疏通水患。大禹治水成功后,就把此圭瘗埋在一座名山下。不知什么时候,此圭进入到大唐开元内府。此圭这次从济河出现,一定是唐朝时治理水患,又把玉圭和铜鼎一起沉入河中,以起镇压的作用。赵祯皇帝兴奋起来,感慨道:玉圭呀玉圭,你历经千年,几度沉浮,护国佑民,真是无价之宝啊!  
               第二件       汉代王墓被盗     玉戚大琴为证

           宋王朝的宫廷里,珍藏着两件器形一样颜色略异的云形玉戚,均长22厘米,宽16厘米,厚4厘米。一件颜色绀青,一件颜色淡碧,玉质都是纯净无暇。卷云形的身上钻有三孔,安柄把的地方是筒形。很明显,这是两件仪仗用的玉器
。这是宋朝宫廷使用的仪仗玉器吗?不是,因为它不是放在礼仪司,而是秘藏在内府的珍宝馆。礼仪玉器,严密珍藏,有什么传奇故事呢,我们还是在《古玉图谱》中一探究竟吧。

          宋朝淳化年间,发生了一起大案,汉朝淮南王的墓被人盗掘了。但是,盗墓贼还来不及逃离,就被官府就地擒拿。所以,墓中随葬品也都被官府全部查获。随葬品中,宝玉器最多,上面的两件玉戚就在其中。官府由此断定玉戚为汉代玉器,至大宋,已经上千年了,还如此完整、精美、宝光熠熠,怎么能继续使用呢,只有珍藏内府,才是这宝物最好的归宿。

          既然说了淮南王墓随葬品中宝玉器最多,那么,只有这两件玉戚有记载,再没有其他玉器记录,怎能交代过去呢?果然,在同一本书里,还记载了另一件淮南王墓出土的宝玉器。这件宝玉器绝对不同于玉戚之类的古代玉器,在今天还可以一睹其芳容,它是连乾隆这样的玉器皇帝都无法见到的汉代大玉琴,仅它的长度就有一米七,宽度也达到了25厘米。白玉质地,纯净无暇。用名贵的瑟瑟宝石做成徽标,用稀少的和田绿玉做成轸足,琴背上刻着汉代隶书“玉涧鸣泉”四个字。轻轻一弹,琴声清冷幽远,真如天籁绝响。此白玉硕琴从淮南王墓中一出,整个宋朝宫廷都惊呆了,他们思千想万都没有想到大汉王朝竟然有如此硕大精美的玉器乐器,而那玉琴之声简直可以遏云闭泉、沉鱼落雁!

                 第三件     兴庆宫壁藏宝    卤簿记文揭秘

         宋宫廷珍藏的玉器中有两件用青玉制作的十六节鞭,长93厘米,鞭头的直径15.5厘米,鞭梢的直径9.3厘米,这个头
在玉器里可算作庞然大物了。鞭把由珊瑚制成,上面装饰着黄金,这档次在玉器里也算是顶级的了,有钱难买金包玉嘛。

         自打这件宝物进到宫里,皇上就不断地询问大臣,此宝出自何处呀,它是作何用途呀。大臣一番苦工后,这样禀报皇上:据《杜阳编》记载,唐朝时,曾在兴庆宫的墙壁中得到了一条玉鞭,玉鞭是软的,可以头尾相接成圆形。挥动它,它就直如引绳。可见,玉鞭,古已有之。至于它的用途,《卤簿记》说,天子临朝了,百官齐集,就用静鞭敲三响,表示官到齐了。但是,那静鞭是用铜做的,这鞭是玉做的,玉做的鞭能敲响吗,皇上显然不满意这个答复。大臣解释说,玉鞭虽然不能敲响了,但是,它可以列于麾仗之中作为仪仗装饰。皇上不语了。皇上在想,用玉鞭敲鼓敲惊堂木也可以的,为什么不试一试呢?

                 第四件      传奇莫过传国玺

           秦始皇吞并六国后,得到了卞和之玉,即闻名遐迩的和氏璧。他决定最好的宝贝一定要用到最显赫的地方。哪里是最显赫的地方呢,当然只有国家大印了。为此,秦始皇连续下达了三道命令,一是命令最好的玉工制作国玺,而是最好的书法家时任丞相的李斯书写印文,三是最好的刻字玉工孙寿琢刻印文。时经数月,国玺制成,它方四寸,螭虎钮,篆书印文是八个字:受命于天   既寿永昌。秦始皇十分满意,并把此玺命名为传国玺,要秦国世世代代传下去,传到千代万代。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没想到这传国玺仅传到子婴手里,就被他双手奉送给了农民起义领袖刘邦,刘邦接过传国玺,就名正言顺地成立了大汉王朝。

            王莽篡汉时,强迫太后交出传国玺,太后被逼的走投无路,就忿然取出传国玺,摔到地上,螭虎钮的一只角被磕掉了。王莽倒台后,传国玺一时不见踪影。刘邦后裔刘秀当上皇帝后,传国玺又找到了。汉献帝时,董卓作乱,掌玺人不愿把传国玺交到董卓手里,就把它扔到一口井里了。三国时,孙坚从井里把传国玺找回来,没多久,传到徐鏐手里,徐鏐把它交给了汉献帝。汉亡,传国玺归魏。魏亡,传国玺归晋。五胡乱华时,传国玺归刘石。后又归东晋、宋、齐、梁、陈。隋灭陈后,得到了传国玺。隋灭,传国玺被萧太后带到突厥。唐太宗时,曾向萧后索求,但萧后不给。唐太宗就下令刻了一件国玺,印文是“皇帝景命 有德者昌”。唐贞观四年,萧后带着传国玺归顺大唐。唐亡后,传国玺归梁,梁亡后,传国玺归后唐,废帝自焚后,秦始皇制作的传国玺就此失踪。

            历史走到了宋朝元符元年,即公元1098年,咸阳县农民段义,盖房子 ,得到一块玉玺,印文是“受命于天   既寿永昌”,皇上命令蔡京等大臣辨认、验证,蔡京的结论是“这就是秦国的传国玺”。皇上一听,好不高兴,天降传国玺给大宋,大宋真是受命于天啊!马上下诏,改年号为“元符”。宋徽宗时,又增刻了两方国玺,与传国玺一起被称为大宋三宝。靖康之乱时,诸玺被金兵全部掠走。岳飞朱仙镇大捷,又把诸玺夺了回来,献给朝廷。

           奇怪的是,宋朝宫廷竟然有三枚传国玺。两枚的印文是“受命于天   既寿永昌”,一枚的印文是“受天之命   皇帝寿昌”。前者两枚中有一个是仿品,仿制人叫蔡平仲,是巨源人。后者是秦国传国玺的次玺,但它是仿品,由毕景儒家制作。

           一枚传国玺,转手二十朝。宋之后,就彻底不见了。时值今日,上海收藏家商湘涛收藏了一枚传国玺,印文同前,并刊印在他的专著里,是真是假且不论,仅论其传奇性,也够吸引人了。

                     第五件      贞观御府印的意外发现

           宋朝宫廷收藏的玉玺玉印确实不少,达到了55枚之多,其中既有秦始皇的传国玺,也有本朝皇帝宋徽宗便殿上使用的“缉熙殿宝”,每一枚印玺,大掌柜的都要伙计们搞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是真是假是谁的。其中有一枚白玉印玺,方9.3厘米,高14.26厘米,印钮呈天禄形状,印文为“贞观御府”。按字面理解,贞观是唐太宗的年号,但古籍中并没有记载唐太宗有“贞观御府”这个玉印呀,你们凭什么证明它就是唐太宗的玉玺呢?大掌柜不满意,众伙计就卖力。卖力归卖力,但找不到证据,大掌柜还是认为你们不卖力,甚至是无能。时间一过就是几年,皇上玩玉器玩够了,想换换口味,就换上了古代书画。

           皇上欣赏之前,主管的大臣们 要先行一步,先弄清古画的方方面面,做好功课,到时,好随时回答老师的提问。主管大臣在鉴审历代帝王名臣书画的时候,看到了唐太宗的真迹,赐褚遂良九日登高诗,黄麻笺上清楚地盖着一方印,印文是贞观御府四字。鉴审大臣觉着这四个字是曾相识,就沉思起来,这四个字在哪里见过呢------对啦对啦,在那块玉玺上。鉴审大臣放下手中正干的活,飞奔到皇帝面前,禀报了他的发现。皇帝老儿一听,也放下正在批阅的奏折,命令臣下迅速取来唐太宗的真迹和贞观御府玉印,将两印一贴,果然一模一样。大掌柜笑了,众伙计们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郑重声明:一、本馆的全部藏品,均是馆主在深圳、西安、北京等古玩店或地摊用现金购买,来源途径光明磊落,任何胡诌或玷污,给本馆造成各种损失的,将承担法律责任。
二、本馆的所有藏品及文章均享有知识产权保护。文章允许署名(漆沮馆)或(孟楫)网络转载,不允许结集出版;
藏品及藏品图像不允许仿制和转载。如有侵权,本馆主享有维权的责任和权力。您是第619183 位访问者 陕ICP备11013654号-1